每次到闰年的时候,家里的长辈就会格外的关注闰月,甚至有禁忌俗语“闰七不闰八,闰八失天下”的说法。那到底闰月是什么意思呢?
1、啥是闰月
闰月是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。阴历以朔望月的长度为一个月的平均值,全年12月,同回归年相差约10日21时,故顺置闰,三年闰一个月,五年闰二个月,十九年闰七个月。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叫“闰某月”。例如,2020年润四月。
2、为啥有闰月
农历之所以有闰月,是为了调解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。由于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.2422日,朔望月的长度为29.5306日。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,长度为29.5306X 12=354.3546日,比回归年少10.88天即将近11天,每一个月少0.91天,近1天。
如果照着这个计算办法进行,那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、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。例如,某年春节在冬季,第二年就会提前11天,到第16个农历年春节就出目前夏季了!
为了克服这个缺点,先人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,找出了“闰月”的方法,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天,四月到六月为夏天,七月到九月为秋天,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天,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。
3、闰月如何计算
农历中闰年的润月,要取决于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。国内把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,每一个中气需要落在指定的月份,如果月份过去了中气还没到,那样就要闰一个月来保证这个中气落在这个月份里,中气对应的月份如下:
而农历的大小月长度是依据月亮周期确定的,以每月的起点定在看不到月亮的那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