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,中式结婚典礼的嫁衣都是红色的,十里红妆,凤冠霞帔,倩丽动人。其实红色嫁衣成为主流是从明朝才开始的,之前甚至还有黑色、白色的嫁衣,古时候嫁衣颜色的规矩是什么?不同朝代都有哪些颜色的嫁衣呢?今天我们就来给大伙科普一下,一块看看吧。
1、古时候嫁衣颜色的规矩
中国古时候嫁衣颜色的演变非常有意思哦。
1、周代
周代很重视礼仪,结婚典礼在周朝又称为“昏礼”,等到黄昏时分才能进行娶亲仪式,而且整个过程很庄重严肃。他们觉得,黑色是尊贵的颜色,天为玄色,地为纁色,所以周代婚纱礼服的上身是黑色,下身是浅红色,以表对天地的敬意。这种结婚典礼规范一直沿用到秦汉。
2、秦汉
秦汉以黑为尊,所以婚纱礼服仍然为黑色,并使用深衣制,也就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的款式,通常为交领,小口大袖。

3、魏晋南北朝
魏晋时期,因为遭到玄学风气的影响,大家开始追求自由风尚,嫁衣不再是肃穆的黑色,更多是淡雅的风格,因此,白色嫁衣就成为了主流。
4、唐代
唐代开始出现了红色嫁衣,但未成为主流。唐代的婚纱礼服颜色比较鲜艳,华丽富贵,女子通常穿绿色或青色的嫁衣,再搭配金银琉璃等钗饰。
5、宋朝
宋朝的嫁衣相比唐代收敛了很多,更多的是简单低调。宋代觉得红色是男性权力的象征,青绿色则是女性高贵荣华的代表,所以宋代身份显贵的正妻出嫁,要穿青绿色的嫁衣,小妾或者家庭条件差的女人只能穿粉色嫁衣。
6、元朝
元朝嫁衣使用富有蒙古特点的衣服,上衣连下裳,衣饰较紧窄,腰间设有很多衣褶。
7、明朝
大家常说的凤冠霞帔就是从明朝开始的,新娘的嫁衣会绣满龙凤和鸳鸯图案,点缀珠宝锦绣,用金丝银线缝制而成,雍容华贵,庶女女子只有出嫁时才能享受这种殊荣。
8、清代
清代沿用了明朝的红色嫁衣,但除去凤冠外其余全部废除,款式也以旗袍为样板,旗装成为其代表性服制。
2、不同颜色婚纱的意义
现在不同颜色的婚纱也有不一样的含义。

1、白色
白色婚纱是最经典的颜色,纯洁神圣,美轮美奂,浪漫至极,象征着女人的忠贞与美好。
2、红色
红色婚纱炙热又直接,很符合结婚喜庆的环境,但目前鲜有人选择红色作为主婚纱,一方面不好搭配结婚典礼主题,一方面都是红色的话,不及中式礼服的华美。
3、黑色
在西班牙,黑色婚纱含义着忠诚,代表了新娘对新郎至死不渝的爱,能给人沉稳、神秘的感觉,极具现代感,个性十足。
以上就是古时候嫁衣颜色的规矩了,中国结婚典礼服装的演变过程很有趣,会依据每一个朝代的风格拟定相应的礼服,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继续期待我们之后的文章哦!
推荐阅读绿嫁衣和红嫁衣有什么区别是什么
中式嫁衣图片 中式嫁衣种类大全
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