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纱照对女生来说,一辈子就一次,都想把自身最美的一面留下来。那样,拍婚纱对女生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?
梦想
陪未婚妻拍婚纱照,是每一个中国男人神圣的责任与义务~
年青夫妇家里,都有一本厚厚的「婚纱影集」,等老了后,一起翻阅回忆曾经的美好~
拍婚纱照是不是也是出处自西方呢?事实上,西方人并没有拍婚纱照这个定义!?
第一次参加中国人结婚典礼的西方人,可能困惑于迎宾处的婚纱照:他们以前就结过婚吗?这是上次的照片吗?如何目前又结一次?
他们一般认为婚纱一辈子只能穿一次,新郎在婚前看见新娘的婚纱会带来厄运等民俗忌讳。
二战后西方社会倡导简朴,婚纱往往在家族母女间代代相传,略正式的状况下,新人会在婚前拍摄一组订婚照,也仅是穿着常服。
西方婚俗中,与婚纱摄影最接近的定义叫做结婚典礼摄影,指的是与结婚典礼有关的拍摄。
含一些婚前项目,如用于结婚典礼现场、请柬和感谢卡的夫妻肖像照,但真正侧重的还是结婚典礼现场的摄影纪实,在结婚典礼现场完成。
然而,中国的婚纱照也并不是结婚典礼摄影的替代品。既然如此,中国夫妇为啥又额外需要婚前的「婚纱摄影」,而且其地位如此要紧,近乎不可动摇?
1844年,美国人乔治·韦斯特在香港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照相馆,新人衣着以传统的中式长袍和凤冠霞帔为主,合影构图也很有「拜堂成亲」的仪式感。
婚俗在台湾一直延续到 60 年代末,无论拍照时穿不穿婚纱,拍照都只是婚礼仪式的一部分。新娘在结婚典礼当天去美容店化妆,晚上喜宴结束卸妆,在结婚典礼之外没有专门合影的环节。
70年代,彩色胶卷被引进台湾,拍摄与冲印分离,摄影师可以专注拍照。不过,台湾并没有像西方那样,提升对结婚典礼摄影师抓拍能力的需要,而是愈来愈看重结婚典礼前的准则化照相套餐。
新娘在拍照时穿着的礼服,也成了照相馆吸引业务的重要。
此外,婚礼淡旺季分明,遇上传统好日子,新人很难在结婚典礼当天约到称心的摄影师,也就难以拍出符合自身品味的婚纱照。于是,拍照环节索性与结婚典礼切割开来,演变成婚前单独拓展的一个部分,你还可以选择一个喜爱的“背景”来拍摄。
大家婚礼典礼的重头戏—结婚宴会,传统色彩浓重,收取红包,新人敬酒、宾客吃喝,拍不出自由浪漫的照片,也是婚前单独拍摄婚纱照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。